申請建築許可指標 台灣登上全球第3
回上頁文/記者馮牧群 報導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2017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2017)」,於189個經濟體中,台灣經商便利度總體排名全球第11名,與去年相同,而申請建築許可指標由2016年的第6名再進步至第3名,簡化申請程序效果卓然。
為推動建築執照、使用執照單一窗口發照作業,內政部自2009年起就以台北市為示範推動地區,會同市府建立分級管理制度並簡化各相關申請程序。北市府於2011年3月成立「倉庫建築單一窗口發照中心」,於2012年擴大為「五層以下(工廠倉儲/辦公服務類)建築單一窗口發照中心」,其後再檢討辦理流程,現在符合該適用範圍的建築物申請程序僅需「獲取基本資料」、「建造執照、供水申請」、「開工」、「使用執照、供水及產權登記」,政府審查核發執照只需52個工作天,網路送件申請更只需49.5個工作天。
內政部表示,世界銀行自「2016經商環境報告」起,申請建築許可的評比項目新增建築品質控制指標,包含建築法規品質、施工前品質控制、施工中品質控制、施工後品質控制、保險機制及專業認證等項目,台灣在滿分15分的評比中取得13分的成績,不足的項目包括施工中勘驗制度及建築物保險機制等,已納入未來法規與制度修正的參考方向。
營建署建築管理組指出,內政部與北市府推動申請建築許可指標的改革有明確成效,將再檢討推動改革措施,逐步將北市建立的單一窗口制度推廣至其他直轄市、縣市政府,提昇經商環境的便捷化、透明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閱自由時報。
-
中市推「建照委託審查制」 提升核發效率
為提高建照核發效率與品質,台中市政府將逐步推動「建照委託審查制」,都發局並已和台中市建築師公會完成行政委託簽約程序。
-
綠建築再升級 綠能減碳建築全台發燒
全球暖化有目共睹,隨著建築工法不斷進步,更符合節能減碳的綠建築和面臨少子化的全齡住宅已是台灣和全球必定的建 築趨勢,內政部表示將會不斷修法提高標準,對於未來建商蓋新建案的綠建築規範只會越來越嚴格,民眾看屋可多留意建 築綠能與友善空間規劃。
-
綠建築普及化 去年認證數量增4.2%
綠建築風氣漸長,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截至2016年底,國內累計已核發綠建築標章及候選綠建築證書件數總計6,218件,其中去年共核發687件,較2015年增加28件、成長4.2%,與十年前相比更大增73.5%,民間綠建築比重逐漸追近公有綠建築,十年間提升約3成。
-
實價登錄推2.0版 門牌全都露
實價登錄制度今日屆滿五周年,內政部端出「2.0」版本,規劃門牌去區段化、建置不動產履歷,預售屋也要即時登錄,拚下會期送進立法院。
-
省成本拚商機 竹縣出現用貨櫃屋做建材蓋樓
傳統被認為只適合當工寮、檳榔攤或工地福利社的貨櫃屋,最近在新竹縣卻出現用它當建材搭建的2層樓建物,但因起造者沒建照就動工,已被勒令停工補照中。由於貨櫃屋當建材,愛怎麼擺就怎麼擺,建物造型和顏色都較新穎且多變,對年輕人而言充滿魅力,補照若過關,將是全縣第1個合法用貨櫃屋搭建、供公眾使用的空間。
-
建築物耐震重建輔導試辦 明年起推動
為加速國內危險老舊建築物重建,以提升建築物安全,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內政部配合「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並延續原安家固園計畫,已經研擬「建築物耐震重建輔導試辦計畫(草案)」報請行政院核定,預訂於明(107)年推動執行。
-
建築新規 確保鄰近住宅冬至日有效日照至少一小時
內政部2017年8月31日部務會報通過「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未來新建或增建建物高度超過21公尺者,都應確保鄰近住宅區或商業區基地,於冬至日有一小時以上的有效日照,取代原僅限於住宅區建物的規範,以擴大保障日照權益,加強維護民眾的居住健康。